“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观众,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胜利之时的鲜花与赞美,却很难知晓其背后的汗水与努力。近日,我们采访了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获得金奖的团队——由马睿、梁建君、陈诗艳老师指导,林欣雨、李一玲、唐筠等九名同学组建的“芯液科技”团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创业之路。
“芯液科技”团队合影
在乐观感恩中前行
从3月开始准备校赛,到7月参加省赛,再到12月国金收官,这段路他们整整走了248天。在这两百多天里,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为团队提供科研平台与机会,为项目推进聘请专家,“芯液科技”团队的备赛之旅离不开学校的帮助与支持。
在备赛阶段,“芯液科技”团队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同于“唯结果主义论者”,他们认为结局并不能够预料,也不能只着眼于结果,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比赛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友情和成长,以及项目本身对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他们说:“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眼界,增长全局思考的能力,想通过比赛促使团队不断提升科研能力,让芯片的冷却液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被低成本、可控制地合成出来,从而打破外国的芯片技术垄断,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
在互相支持中进取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备赛不是负责人的比赛而是一个团队共同的比赛。回望创赛经历,“芯液科技”团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背后团队成员的支持。团队里每个同学各司其职,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集思广益只为项目能走得更稳更远。
“芯液科技”团队共同讨论项目实施方案
在做项目期间,团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题,或沮丧,或懊恼,但幸运的是团队成员们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因为他们坚信“独行快但众行远”。没课的日子,团队成员们都在学校众创空间研讨项目改进方案,连吃饭时的闲谈都离不开“冷却液”。正如团队负责人林欣雨所说:“躺在床上,脑海也会一遍又一遍浮现出做实验的步骤,浮现出与团队共同探讨激发新灵感新思路的场景。”
“芯液科技”团队在众创空间讨论完善项目
青春是热烈、自由而美好的。也许多年之后,他们也会想起曾在实验室一起做实验的日子;想起在16幢的晚上一起仰望天上繁星、畅想未来的时刻。
在实践创新中学习
备赛过程中,为深入了解数据中心冷却液的实际生产过程与目前市场的真实情况,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实地的走访调研。课本中的知识真切地展现在每一位成员面前。通过对复杂工艺生产的走访,团队深刻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明白知识的用途,之前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知识都在实践中恍然大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自身发展,让自己“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这与大赛的目标和初衷也不谋而合。
“芯液科技”团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创新创业不仅是赛事、生活,也是一种精神——正如同芯液团队所蕴含的“芯液精神”——永远积极乐观,践行众志成城,强调知行合一。在对社会价值的孜孜探求中,留一份对自信的扶持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芯液科技”团队在这9个月的摸索中求得的珍贵成长。他们说:“目标是可以完成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成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改良芯片冷却液,打破国外垄断,迎接数字中国,这个梦想的成功,将由我们来书写!”
“芯液科技”的创新创业精神还在继续,而属于每一个同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