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场景下的项目化创新实践育人沙龙——“走进非院,服务中非合作”专场顺利举行

来源: 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02

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育人成效,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助力登峰学科建设,5月30日上午,由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主办、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协办的跨学科场景下的项目化创新实践育人沙龙——“走进非院,服务中非合作”专场在非洲研究院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活动并作主旨发言,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晶主持。

“走进非院、服务中非合作”专场跨学科项目化创新实践育人沙龙


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


吕迎春指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是中国高校首个区域国别学学部,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奔赴。今天,我们走进非院,以服务中非合作为宗旨,开展跨学科场景下的项目化创新实践育人大讨论,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优秀创新人才,助力区域国别学登峰学科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吕书记强调,在当今这个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跨学科合作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区域国别学需要跨学科通力合作、互促互进,共同助力创新人才培育。她强调各学科要深度挖掘非洲元素与本学科的内在关联,凝聚共识,创新路径,积极探索构建跨学科场景下的项目化创新实践育人体系,为助力学校全面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吕书记倡导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基于项目化创新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激发出更多创新火花,启迪创造智慧,让学生们在实际项目中体验所学知识的真实应用,提升创新、合作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珩从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视角向与会嘉宾全面介绍了非洲区域国别学学科与智库建设情况,立体化、多维度展现了近年来的科研、文化、国际交流、服务企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下一步建设思路和工作规划,希望和相关学科就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主题创新项目团队代表路演

非洲学院、外语学院、国社学院的“一带一路”主题创新创业项目“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基层农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物联净碳——废弃物综合“智”理领跑者”“Chinese Echo——对非商务汉语培训革新者”“Windward Zone————致力于成为非洲地区节能冷技术先驱者”团队依次进行路演交流,展现了浙师创客勇于创新实践、敢闯会创的精神风采。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和师生共同参观了非洲博物馆,深刻领略了非洲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并赞叹非洲研究院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创新创业领域全国知名专家、校学工部、研究生院、团委,经管学院、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国社学院、非洲学院相关领导及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现场头脑风暴讨论氛围热烈,大家踊跃发言,碰撞思想火花,为“非洲+”创新创业项目育人提出了新思路、明确了新方向、达成了新共识。沙龙的成功举办得到与会专家和学院的认可与好评。后续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还将继续围绕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举办系列跨学科专题沙龙。

下期预告: